解讀的能力在於,對問題正確理解,對答案的方向有一定的掌握,讀他人的程式碼,等於是看別人直播拆解謎題的經過,當然有時候看不懂還是會讓人想轉臺就是了。
Read 500 pages every day. That's how knowledge works. It builds up like compound interest.
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Programming Using Python - Week 1 - Problem 3
很突然我就決定要開始學Python,這是MITx: 6.00.1x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Programming Using Python內 Week 1的作業之一 Problem 3。
這裡我想記錄的是我的思緒與解題過程。
這裡我想記錄的是我的思緒與解題過程。
直方圖與柱狀圖的差異 (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stogram and Bar graph)
![]() |
From Udacity: Intro to Descriptive Statistics |
這兩個圖表的差異到底為何?剛好最近開始上Udacity的Intro to Descriptive Statistics裡在Visualizing data的單元裡,針對這兩個圖表有詳細的解釋與描述。
杜克大學行為金融學心得 - 處置效應 The Disposition Effect
杜克大學在Coursera開了一堂Behavioral Finance的課,因為對這方面還滿有興趣的,就直接註冊旁聽。整個課程共有三週,第一週上的是Utility of money 跟 Omission bias。這邊寫的是在Omission bias指定閱讀作業中的一個概念,叫做處置效應。對於獲利(Gain)我們傾向風險厭惡(Risk aversion),但對於損失(Loss),我們傾向尋求風險(Risk seekers)。
簡單的來講,如果今天有人給你一筆錢,但給你兩個選項:
問題一:
- 確定獲得100美元
- 50%的機率獲得200美元,50%的機率獲得0元。
請問你會選擇哪個?
不當行為讀後感1 (Misbehaving: The Making of Behavioral Economics) - 沒那麼理性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