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讀後感(Problem Solving 101: A Simple Book for Smart People)

解決問題最簡單的方法:在故事中學會麥肯錫5大思考工具

推薦指數:★★★

如果解法錯誤,那麼不管多努力都沒用,而解法是從對問題發生的原因來的。這本書介紹幾個工具,幫助釐清問題、假設發生問題的原因,用資料驗證假設並且評估解法。這本書頁數不多,裡面圖文並茂,在幾個例子中從頭到尾使用這些工具來找尋解決方法。五個工具分別是指分解樹、是非樹、課題分析表、假設樹、議題分析表。


我覺得這些方法不見得每次都派得上用場,但這本書最重要的概念是,不管多努力,用錯誤的方法解決問題,就是沒用。有些人學語言,先從背單字開始,不管何時他們學習的首要目標都是背N個單字,一段時間過去,仍然還是無法自信流暢的使用這些語言,他們很努力,但是許久沒有成效,很可能就是因為對於造成問題的原因產生錯誤的理解,因此嘗試的解法自然無法有效解決問題。



步驟一:從問題與現象發散可能原因

用分解樹與是非樹列出有可能的原因,分解樹是非樹我認為很像水平思考,也滿像設計過程中的發散,分解樹指的是一一拆解有哪些要素可能會影響這個現象,是非樹則是用XXX是不是OOO的題型套入,雖然幫助,但工具畢竟還是工具,真的要訓練自己解題能力,還是盡量不要侷限在這個架構內。



步驟二:用已知事實推斷各原因的可能性高低

這點我覺得可類比醫生問診,也像警察辦案,醫生怎麼診斷病情並下對策?當然就是透過病人的症狀來判斷病情發展。同樣,有那麼多原因可能會造成問題的發生,怎麼決定是哪個原因呢?就是透過已知事實的推斷。



步驟三:形成假設

雖然已經知道有可能是什麼原因造成這個問題,但一切畢竟都是推測而已,這時候就要針對這些假設,決定要收集哪些數據來幫忙驗證。書中舉的例子是學生自己辦的演唱會門可羅雀,他們透過已知事實(沒有向班上宣傳)來假設,可能是因為知道演唱會的人不多,因此導致售票狀況不佳,透過這個假設,他們列出幾個問題,來幫助判斷,如下方的課題分析表

課題:想知道哪些人知道演唱會資訊,哪些人不知道
假設:學校沒多少人知道演唱會資訊
根據:只有告訴幾個同學演唱會資訊
分析:分組調查
來源:問卷

課題:為何知道卻不願意前往?
假設:知道卻不願意前往的人是因為對音樂沒興趣
根據:喜歡音樂的人應該都購票
分析:訪問知道卻沒來的人
來源:Interview

在這裡我覺得有一個很好的科學研究過程XD,對於任何問題現象都深入思考,假設驗證後再決定要採取哪些作法。得到資料後,就是分析資訊,根據得出的資訊列出所有可能的解決方案。



步驟四:用執行容易度與效果來評估解決方案

如下圖,灰色的點代表的是解決方案,選擇效果佳與越容易執行的先做較好。再根據所選的解決方案,訂下SMART的執行計畫。 







感想

深度思考不是口號,執行起來有明顯的難度,因為人腦就是懶,要消耗認知衝突就是痛苦,有時候我覺得面對問題,最好也能有自己的深度思考檢查清單,上面列出必須要考慮的面向,慢慢的養成思考的習慣。 



輸入 2h
輸出 1h



相關文章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