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結平庸讀後感(The end of average: How we succeed in a world that values sameness)


終結平庸,哈佛最具衝擊性的潛能開發課,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
The end of average: How we succeed in  a world that values sameness by Todd Rose


人是珍貴的靈魂,而不是冷硬的數字。這個孩子不是指考排名第588名,也不是25公里馬拉松3小時,更不是加州理工學院二年級,他們的談吐有溫度,喜歡的笑話類型不同,不總是內向或外向,有的數學題目對他們來講容易,有的難,他們就是他們,一個個我們必須花時間了解才能明白的個體。



一個觀念的翻轉,將會改變這個世界,十九世紀時,專家都相信疾病的成因是壞空氣,以為預防疾病最好的作法就是開窗或關窗。一直到細菌的概念出現,知道細菌才是主因後,人們勤洗手,並大大降低疾病發生機率。

所以疾病發生的主因一直不是人們認為的那樣,跟優秀的成因,其實也一樣,一直以來優秀其實表示你勝過平均值許多,作者想翻轉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,平均值沒有想像中有用,只有在全部的個體都相同,並且未來持續相同的情況下,用平均值才不會錯。但事情沒有簡單,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,想像一下各種基因組合的可能!

無法調整的汽車座椅,距離已經從完美的人均腿長算出,一開始這種從平均值出發的做法被認為是合理且優雅的,一直到他們發現,每個人都距離人均腿長有點距離,現實就是沒有人能夠剛剛好踩到油門。

平均值的概念是,先收集個體資料,再分析,得到平均值後,如果比平均值差,那麼注定你就是魯蛇(loser),如果比平均值好,那就是溫拿(Winnder)。這造成每個人都努力的朝同一個方向前進,必須要變得比平均值更好,因為如果沒有,就會被系統淘汰。


考試時間是60分鐘

泰勒標準化的確增強效率,但導致重視系統甚於人,如果標準化的最佳做法只有一種,人只能服從系統,也因此員工都是棋子,只具單一功能,像機器一樣反覆執行的功能就好,新的管理階層誕生,他們是棋手,在棋局中看不到人,只看到棋子/功能,如果士兵無法完成士兵的任務,那麼替換另一枚士兵問題就解決了。

企業如此,教育也如此,為了教導學生可以完美的執行工作,他們以平均值為基礎,將所有事物標準化,學生按照年齡而非興趣分組,輪流接受不同的課程,每堂課有標準化的時間長度,休息長度,有模仿工廠的鈴聲讓學生適應之後工廠的生活。所有的東西開始有了腳本,一切得照走,像是要教什麼內容,怎麼教,課程怎麼編,怎麼評分。

用標準化與用平均值分出等級時,人們會以為成功的路徑就只有一條,像是盡力優於平均值,而平均值之所以這麼受到歡迎,也正是因為,在工業化時代需要快速過濾人才,平均值看起來建立在數學的基礎上,又等級類型用起來十分方便。如果用60分鐘就能將人快速區分等級完畢,何必又要花大量精力呢?像是完成一場考試的平均時間應該是60分鐘,如果沒辦法在這個時間內完成,那就表示你能力跟不上大多數的人。一直到今天,我們仍然受到這種制約。


為何平均值不可行?

一張椅子的高度以收集平均人的腿長來決定要多高,最後很可能每個人坐上去這張椅子都不舒服,因為根本不存在平均人。這意思是想要用平均數制定規範讓大多數人受益,實際上根本是每個人都離這平均數有點距離,而誰都無法受益。

先收集再分析並不總是可行,像是台語有”...七坐八爬九發牙”,常見有些爸媽,小孩到了第九個月還不會爬都緊張死了,卻忽略了每個嬰兒的發展路徑都是不同的,書中指出有些部落的嬰兒從來不會爬行,雖然會『挪移』但是不會爬行。當收集後取得分析數據,得到平均值應該要在什麼時候怎麼樣,並期許所有都依循這樣的路徑發展自己的人生時,其實是抑制走其他路徑能有更好表現的機會。

參差原則告訴我們,用單向度變數去推論多向度低相關的各種特質時,是不可靠的。數學好,不代表其他能力都好,但今天全部的人只看數學分數時,認為數學好就是全部都好,其實抹煞個體性珍貴有價值的部分。單向度變數就是數學,多向度低相關則是指其他特質,像是數學跟做家事低相關,數學跟歷史低相關,數學甚至跟口才無關,但當你只能用數學來評量一切,並且認為結果就是代表個人時,其實是可怕的。

像是美國的SAT分數,GPA,或GRE,台灣的指考等,都是一試定終身,這些分數就代表你所有,人只是儲存格上的分數而已。

講的更明白一點,兩個智商103的人,他們在智商測驗中其他區塊的表現可能截然不同,你能夠肯定說他們是絕對相同的嗎?再換個例子,兩個體重相當的人,但身高不同,你光看體重能知道他們誰比較壯碩嗎?這種單一分數評論的作法,依然盛行且存在,像是企業內,還在打那種表現很好填90分,表現差填85分的作法,其實差不多也是把人當機器人看。


朋友說我脾氣好,但家人認為我脾氣差

有沒有過這種情況,剛認識你的朋友都說你很內向,但熟了的朋友都說你悶騷!或者,誰誰犯了罪,記者到家中採訪他阿嬤,結果阿嬤說她孫子很聽話,乖乖地,簡直就是不一致到極點。過去我也做了不少人格測驗,但每次做每次結果都不同,後來索性就不做。這裡要說的概念是,人不總是從頭到尾都同一個特質,比方說他是內向的人,但其實可能只在某些情境下內向。

但一大推性格測驗,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這種本質思維主義,其實只是讓我們相信,這些人潛在的特質就是這樣,便於分類。但這忽略了情境的影響,心理學有個說法叫做基本歸因謬誤,事情成功時,覺得是自己厲害,但自己失敗時,就開始怪罪環境。但超特別的是當別人成功時,你又會看到情境的影響,但當別人失敗時,卻會歸就是個人因素。

我離題了,作者提一個脈絡原則,這概念很簡單,就是人的行為不可能不受環境/情境影響,所以當有人說你很內向時,可能是只有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才內向,而不是總是內向。但本質思維主義那種要強加你就一定是內向的這種想法,就是忽略事情發生的脈絡,忽略情境。

規範與路徑原則,就是因為這種先收集再分析,導致所有事物到最後都有一條被規範好的路徑範本,像是如果要成為工程師,那首先去唸個四年的CS課程,接著最好拿個碩士,然後到大公司面試,從一般工程師,高級,資深最後變成主管一路升上去。從你選填CS那刻開始,若要當個成功的工程師,成功的路徑大概就是這樣。

作者想強調的是,每個人的路徑都是不同的,因為工業化時代,我們將路徑規範成只有一條,就是優於平均,就是得這步走完走下一步,也因此輟學的,不符合規範預期的通常都被處以叛逆,包覆強大的阻力網,你就是乖乖地唸完大學再怎樣怎樣,或者就是得被升遷才怎樣...。

但我們已經知道,每個人都是不同,學習的速度是不同的,沒辦法在平均時間內學好,不代表學不會,想想看如果教育能夠讓每個人擁有自己的步調,那會解放多少人的潛力。同樣的道理也放在企業內,不只是讓人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而是強調個體性,強耊那些能夠互補的特質,一個球隊裡全部都是得分高手不會是最好的球隊,像2003年湯瑪斯組成的尼克隊。因為籃球需要的特質不是只有會得分就好,還得助攻,搶籃板,抄截,阻攻,所以用單一特質去篩選人,得到的只是相類似的人而已。


Source



感想

『能夠分類就先分類再說』,以前上Social psychology時,教授提到Categorical thinking,意思就是認識人時,你不是真的去了解這個人,而是能夠先將他們分到某類就先分,像是學歷,經歷,外表,性別,學會,喜歡什麼運動等。為什麼要這麼做呢?因為這樣你就可以不用真的去了解這個人,而是用一些偏見或Stereotype來想像他們,認識人只是把人配對到你腦中對於這些特質的印象中而已。就像處女座標準特質有潔癖,但如果你發現某個處女座的人沒潔癖,你依然會尋找其他處女座特質跟這個人配對起來,因為只要他仍然屬於處女座這個範疇,你就可以不用動腦。實際上世界若真的像我們想像如此簡單便好,我一直覺得人的心靈最最神奇,如果可以尊重每個個體,了解他們,幫助他們發展,一定會有更多偉大的心靈(great mind)出現!



輸入3hr
輸出3hr



相關文章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