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為臉書(Becoming Facebook) 讀後感


成為臉書
臉書如何成為臉書,這隻獨角獸的商業模式未來的佈局與計畫是什麼?他們的盈利模式發生了什麼變化?當初用戶數達到瓶頸時,他們做了哪些事後來成長到目前的規模。一切先從祖克柏在哈佛宿舍開發thefacebook.com開始,整本書看下來,傳遞強烈的臉書使命感,祖克柏建造的不是功能產品,而是他的使命-連結世界上的每個人。



目的

會想要看這本書,主要是想了解臉書未來的佈局與計畫是什麼。


行動

尋找使命


構思


成長團隊,用戶成長的三個關鍵
    
當臉書成立一年後,碰到瓶頸,這時Mark成立一個用戶團隊,用三個關鍵在18個月內打敗了MySpace。
  • 北極星矩陣,意思就是一看就知道往哪裡走的關鍵數據指標,比方說像aiabnb,是出租的房間數,以Uber而言,則是出車趟數,而以臉書來講,絕對不是註冊人數,反而是用戶投入(user engage)的程度。

    像是關注Active user,MAU(Monthly active user), DAU(Daily active user), Retained user,Resurrected user等,針對不同的用戶給予不同的照顧,像是強調New User Experience (NUE),對於不熟服務內容的新用戶給予更多照顧,存續用戶(Retained user)正在享用你產品價值用戶,還有回頭用戶(Resurrected user),應該找出方法吸引這些用戶留下來。
  • 神奇時刻(Aha moment),這是指人們在使用你產品時,感到驚奇或著迷的時刻,以Uber而言,就是按下手機,車子朝你這邊走的瞬間,以What’s app或line則是傳送簡訊照片影片不用收費,以臉書而言則是可以看見久沒聯絡朋友的近況跟照片。
  • 強化產品價值,以Airbnb而言,就是在當地的第二個家,解決最貼近當地生活的住宿問題。以臉書而言,則是分享動態消息背後的更緊密的連結。

計畫有了,接著就是快速的讓人使用你的產品,But how? 關鍵在於想到一套辦法,讓1個人可以帶來1個以上的人,像是透過匯入通訊錄,寄出Email,提高開信率,接著影響註冊率,讓這個Magic number > 1即可。

公式:用戶邀請 x 用戶朋友的開信率 x 用戶朋友的臉書註冊率 > 1 。

這當然不是萬用公式,萬一寄EMAIL無效時,就得嘗試其他方式。重點還是放在如何比別人做更多實驗,願意為了爭取一個新客戶而奮鬥到底,做實驗拿數據,不停的反覆一直到達到目標為止。



複利效應,堅持只做對用戶有價值的事

臉書的商業模式又是什麼?賣廣告,但怎麼賣才能贏過Google,一開始是在網頁版左右兩欄放廣告,有了行動平台後,這問題馬上變得很棘手,畢竟手機版可沒有左右欄。

不想讓用戶體驗充斥廣告的最好手段,就是讓廣告看起來不像廣告,而是讓它變成對用戶有價值的資訊,給他們真正關心的訊息。簡單地講,就是給對的人看對的東西,要做到這件事,臉書必須能夠理解人們到前所未有的程度,這就意味著得有更多個人化的資訊,更多優質的廣告,而且是Personalized的廣告,這就意味著,不能再像過去那樣,對全部的人放送同樣的廣告內容。

這種配對演算法,就是臉書和Google之間的差異,利用臉書內對個人資訊的掌控,算出媒合匹配程度,配合參考表現指標,可以淘汰劣質的廣告客戶,如此一來就進入精準學習一書內也有提到的複利循環。

媒合廣告 > 淘汰劣質廣告主 > 更多優質廣告 > 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> 更多用戶 > 更多媒合機會 

這種以帶給用戶價值為主的廣告媒合方式,讓廣告看起來就像是朋友隨手Po的一則訊息,讓廣告不再討人厭,不只有在臉書,連收購的Intagrame也採用同樣做法。廣告呈現的方式幾乎與其他用戶Post的內容無異。



人才:把時間花在自己擅長的地方

用人策略是讓人才發揮他們的長處,配合Flow理論,當人進入心流狀況時,生產力特別高,人也覺得工作特別有意義。包含讓新進入臉書的工程師能夠自行選擇有興趣的團隊加入,去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。




先挑戰自己,別等別人動手

在一個變動太快的世界,唯一保證會失敗的測略就是不接受風險的安穩策略。在網路基礎建設尚未齊全的國家,臉書肩負連接每個人的責任,從SpaceX發射載有臉書的衛星發射失敗後,Mark發表貼文表明,損失的不是金錢,而是離使命又遠了一步。Mark要連結每個人,有些地方沒有網路怎麼辦,那就由臉書來做這個基礎建設。

Mark不善言辭,那就每週都公開Q&A,任何人都可以當場提出問題並挑戰Mark,與他辯論。從2008開始,這個練習的成果在2012年的techcrunch大會上發酵,當大家對他的印象還留在不是一個有說服力的演說家的時候,他已經改變

在別人還沒挑戰你的時候先挑戰自己,包含主程式功能的延伸像是Messager, 結合人工智能的服務,臉書輕量版給印度等國家使用,外部併購Instagrame與What’s app,攻克不同族群與年齡層。當手機成為最大的使用平臺,一嗅到馬上轉向,馬上作出最吸引人的手機應用程式,當臉書不是唯一社群時,想辦法買下其他社群(Instagame),萬一社群不是最好的連結方式呢?那就強化Messager, 並買下What’s app,會不會未來手機不是唯一解答,那就發展AR, VR,電腦會不會之後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可以被運用,那就發展人工智能,強化個人助理與解決人類更多問題。

這中間的很多困難,臉書都一一應變,包含整個軟體,硬體,網路架構等如何在短短時間內被改寫,好跟上變化的腳步,與競爭對手之間的決策等等。回應到有人問馬克享不享受他現在正在做的事,他只回答這跟享受無關,他做的事是他的使命。

可以感覺臉書剛好都在對的時間點作出行動,或者說提早佈局,比如一開始拒絕Yahoo收購, 在行動時代開發行動facebook,拿下社交應用的獨佔率,包含持續的在非洲與其他國家做相關的網路基礎建設,也加入人工智能與VR的佈局。


感想

回到書中提到的這類開創性人物有什麼特點,他們都以持續的行動追求他們的使命。能夠找到人生使命的人是幸福的,前幾聽到一個專訪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的Podcast, 訪談者說,最好的方式是你做的工作是你不認為是工作,而是能夠讓你樂在其中,一點也不會有工作地感覺。像是可汗學院的SAL, 或者Mark, SpaceX的Musk, 都是這一類的代表。所以不要屈就,也不要放棄尋找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。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