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dd-e Certified Scrum Product Owner 心得 |
且戰且走的適應性(Adapt)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存在。許多人認為敏捷開發不需要過度計畫,但這不代表不做計畫或不需計畫,相反的,對於每階段想檢驗(Inspect)的產品狀態,都應有一個可被測量的具體目標。
產品發想期
組織需求挖掘團隊,在產品早期,由產品負責人(Product owner)組織一個挖掘需求團隊(Discovery team),邀請利益關係人(Stack-holder),業務,積極使用者,商業分析師,工程師,設計師,開發團隊等人員一同發想/交流產品需求。
收集發散想法的工具,影響地圖(Impact mapping)或使用者故事對照(User story mapping)等工具,收集所有人想法,這時還不需收斂,主要專注在大量產出想法。如果是非常確定的需求,像是客製化訂單,也可以直接就商業價值排序。
Imapct mapping tool |
持續更新的產品開發期:比較傳統與新的產品待辦清單工具
傳統產品待辦清單(Product backlog)的缺點是容易只關注優先權高的需求,需求的全貌與前後關係就呈現上不容易觀察與觀看。使用者故事對照(User story mapping)作為一個展現產品藍圖列表(Product Backlog)的新工具,帶來幾個好處:
- 視覺化檢視產品全貌,不單看排序最高的需求。功能在整體產品中,是為了解決哪類用戶的什麼問題而存在,因應商業目標策略而被放置在哪個階段,一目瞭然。可以隨時發散,適時收斂,若由團隊與產品擁有人(PO)共同創建,更能建立共識,促進協作。
- 幫助發佈計畫(Release planning),各階段的發佈目標是什麼?與希望透過發佈後學習產品改善的部分是什麼,都可透過使用者故事對照(User story mapping)來規劃。
- 優先排序價值假設或客群,想學習或驗證哪些假設?針對這些假設指定需求角色,規劃這次產品發佈所需功能。故事對照(Story mapping)可以針對價值假設發散相對應的需求,然後逐步收斂,關注在這次發佈的功能,能否幫用戶解決痛點。
- 方便規劃最小可行性產品,如果只是為了驗證假設,可以選擇最快達成目標的產品發佈規劃(Release planning),不需要做完所有用戶所需的全部功能再發佈。依不同的使用者類型區分,先針對某類使用者,規劃他們需要的功能,提供最小可解決方案。因為有多種類的用戶,優先排序最想解決他們問題的使用者類型。
- 形式不拘,可以是需求分析,產品需求文檔(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s),或使用者故事(User story)等。
- 使用者故事是一個用來理解功能前後脈絡的工具,它的本質是拿來溝通交流用的,重點還是跟開發團隊, 利益關係人交流時方便理解前後脈絡,花大量的時間撰寫使用者故事,與直接溝通,可以評估一下哪個划算。
- 使用者故事有三要素,誰(Who)?為什麼(Why)?與要做什麼(What)?產品負責人應該專注在誰(Who)跟為什麼(Why)上,而做什麼(What)與怎麼做(How)可讓團隊一起發散想法。PO在定義使用者故事時,不用執著細節,相反,最好的方式是透過團隊發散,討論出多種解決方案(What),再交由PO依照個人經驗判斷,決定哪個方案。產品待辦清單中的項目(PBI)優先等級越高,粒度越細,反之,粒度可以較粗。
一個決定產品發佈該包含哪些需求的實例
推薦餐廳美食的產品,願景在幫助人們找到最棒的餐廳。
經過情境(Scenario)分析,有多種情境需要被滿足:
- Amy出差在外,不熟悉環境,想找附近餐廳。
- David這週要去信義區和朋友聚餐,想找該區域最棒的餐廳。
這兩種情境所需提供的功能截然不同,前者需要列出距離最近的餐廳。後者可能需要以區域搜尋餐廳,並且優先考慮顧客評價。因應這兩種情境,產出三個需求,究竟要做哪個?可能大家爭得面紅耳赤也不會有結果。
沒有必做或絕對不能做的需求,上述三個需求沒有誰對誰錯,哪個必做,他們都是針對某一種情境與用戶提出的價值假設,此時需要的並不是爭論要做哪個?而是快速選擇一種情境/用戶,為其提供最小可行性產品,快速進行價值假設驗證,產品發佈的重點在於產品學習(Product learning),也就是每次產品發佈後,驗證習得的回饋,調整前進目標的方向(Adapt)。對於發佈版本設定一個可測量的具體目標,像是增加10%的新客戶註冊量等,讓每個新作的功能得以被驗證是不是掰卡,才知道目前開發的功能是不是真有價值。
維護產品待辦清單(Product backlog)
在產品待辦清單精煉會議(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 meeting/PBR)上,PO與開發團隊會一起聽論較優先的產品需求,主要目的在於溝通與釐清需求,在Sprint內,Scrum team 挪出 5-10% 的時間來Refine Product Backlog Item。維護的過程包含:- 發現與貢獻新想法,可以持續發散新需求
- 收斂需求與拆分、細節化優先度較高的故事或需求,也可討論優先權較高項目的驗收標準(acceptance criteria)。分割需求(Splitting goals),當一個使用者故事內要做的功能包山包海時,就是分割的好時機了。分割原則很簡單,所有故事與任務完成時,都是有價值且可用的,非半成品。
- 收斂想法選擇一個想優先驗證的假設,選擇可以知道假設是否正確的功能開發,這些功能是為了優先解決哪類用戶的什麼痛點,大家發散的想法多少有主觀成分,最終收斂還是要靠PO的經驗判斷,這裡強調的是團隊與PO之間的溝通與產生共識,為何選擇某些功能優先開發,應溝通協調清楚背後的理由,把背後原因,與自己偏好哪類用戶類型指出。至於若有多項假設需要驗證,盡量針對一種用戶,解決他們的痛點,迅速迭代。
哪個需求最有價值?
哪個需求先做,端看這個需求與其他需求相對而言,誰價值較高。決定把人力投資在開發哪些需求,就跟價值投資一樣,重點在於選擇高報酬的項目。
高報酬的項目 = 相較於其他需求,商業價值高且風險低的功能項目
十個客戶提出需求,不可能這十個需求的價值都相同,舉例,可能十個需求中,有兩個的收益是相同的,但完成這兩個需求的成本卻不同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可以說花費較低成本的,價值較高。有評估的準則後,透過比較價值,便可決定如何分配團隊開發資源。最好的選擇是優先選擇那些具有高價值的,但若高價值的風險太大,或代價過高,則可以考慮先降低風險。 考慮投資報酬率(Return of investing),當選擇這個功能進行實作,能夠帶來的收益與價值高過選擇其他功能。
當然商業價值不僅只是評估收益與成本之間的關係,還包含下列幾項:
- 立即收益(Immediate revenue)
- 長期獲利(Long term profitability)
- 顧客重要性(Customer importance)
- 顧客成長(Customer growth)
- 競爭能力(Competition)
- 產品策略(Product strategy)
老師還有提到一個價值模型,考慮的是商業價值,成本,收益三者之間的平衡關係。
產品負責人(PO)、團隊(Team)、與衝刺週期(Sprint)
- 產能速度圖(Velocity chart)來評估團隊戰力,一個觀察開發團隊產能的工具,建議拉長時間觀察,比方說以Release週期或三個月半年,因為產能本身有許多變數,時間拉長,觀察較準。這讓我想到觀察一個人也要看長期表現,如果只觀察一次考試,考不好可能由於許多突發原因如前一天睡不飽,但一直都考不好,就很難找到藉口了。
Velocity chart |
- 衝刺計畫會議(Sprint planning meeting),會議包含兩階段,第一階段時,產品負責人(Product Owner)應關注要做什麼(What) 並與團隊建立共識,如驗收標準,PO看待使用者故事的角度是從顧客觀點出發,至於拆分的任務細節留待團隊內協調即可。
- 衝刺中的例行會議(Sprint),PO可參與幾次的站立會議,了解開發有無遇到困難。即時檢討(Just in time review),不要等到衝刺週期快結束才確認檢討(Review),可如果在Sprint review那天沒做完,表示這個在Sprint中並沒有和Team緊密協作。
- 衝刺檢視會議(Sprint review),檢視的目標在於學習,並檢視離產品目標還有多遠,要怎麼調整,才能在下個衝刺(Sprint)做得更好,會議由PO主導,確認驗收標準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,在Sprint過程中,對於驗收標準如果有什麼問題,應該都已經協調過了。並且有共識。檢視會議完可考慮做訪談或調研,甚至加入使用者進行分析,這些研究工作不一定只能PO做,可讓整個團隊一起做。
- 調整發佈燃盡圖(Released burn-down),適用於範圍穩定,或發佈週期長的產品。
- 更新使用者地圖對照,哪些Scenario完成了,下一個Scenario在哪個上面,如果有沒完成的,哪幾個story應該接著完成掉。
- 更新影響地圖(Impact map),如果能夠結合數據看能夠有用,看離目標還有多遠。
- 資訊雙向透明化,像是這些功能發佈後,產品有無達成目標等,或者它們的影響如何,產品負責人可適時的和團隊分享關於產品面的資訊。
- 避免被半成品綁架,完全沒做的不一定下個衝刺週期會繼續做,但通常如果完成一半的功能,很容易得接著做,所以盡量避免被半成品綁架。
- 衝刺反省會議(Sprint retrospective),也須同時檢視與反省產品負責人與團隊的有效協作?或者彼此的期待為何?建立信任關係。可用老師介紹的Trust game來溝通與換位思考對彼此的期待為何。
開發典範轉移(Paradigm shift)
傳統:先決定範圍再決定資源與時間 敏捷:先決定時間與資源,再決定範圍 |
先確定時間與資源,再決定要發佈多少功能,盡量避免浪費。
實務問題指南
團隊需要時間還技術債時,該怎麼抉擇?盡量將這些技術債再拆的更小一點,如一次重構一個組件等,將重構排進每個衝刺最後的一個故事內,因為團隊的產能會變動,若提早完成該衝刺期間較優先的故事時,便可順利接續逐步還清技術債。
風險大的故事,何時做恰當?
要看這個故事的價值,如果價值高,那還是要得做,可陸續排Spike的Task,提早研究。如果價值低,那當然就不需要投資啦。
有時沒辦法馬上開發,需要時間研究相關技術時,怎麼辦?
若需要研究,便可安排Spike的故事,而Spike是得做出東西來,不能只是寫寫文件。當風險有效降低時,便可決定下一步何時做。
一個計畫一百,完成率一百的團隊是好團隊嗎?
不是,因為表示有人抓Buffer,才能百分之百無意外。重點還是在,產品負責人跟團隊有共識,追求的不是百分之百做完,而是產品的成功。
感想
Scrum只是落實Agile的其中一種框架,重點還是在人,與如何促進協作,盡快抵達目標。利用二二八連假,上了這堂Odd-e的Certified Scrum Product Owner課程,講師是吕毅,非常充實,實戰的練習也很多。上面的筆記我大概整理了快四天,累累Der,有些敏捷工具像是使用者故事對照或影響地圖,之後有空再介紹,不過上面的不是完全照本宣科,有些加上我自己個人的想法,有些則是多收集其他工具的資訊,一併整理的心得。
輸入:9h
輸出:10h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