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用科學與大腦運作的方式來幫助他人瞭解如何學習。並且闡明主動學習的真諦也就是思考著學習(Think to learn)。推薦給虎爸虎媽看,這篇文章是為了我的姪女們而寫的。
這堂課是edX開的線上課程, The Science of Learning--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。花了二天的時間上完,內容其實跟Learn how to learn多有重疊,其中講的許多概念,也跟A mind for numbers相似,非常建議推薦給大家。
重點擷取
- 人不擅長多工,一個人同時間只能處理一小段資訊
- 學新東西要從已知的知識下手。就像背單字背不起來,但是把這個單字用自己熟悉語言的諧音聯想起來,就突然記住了。
- 不良的環境會導致認知負荷過載(註1)
- 學生已知的知識(Prior knowledge) 是設計學習課程的關鍵
- 頻繁的複習與聯繫是讓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的關鍵
- 吸收新知識點需要時間思考與消化
學習歷程
Sensory memory - > Attention -> Short-term memory -> Encode -> Retrieval -> Long term memory(視覺/聽覺/味覺輸入 > (選擇)注意力 > 短期記憶(5秒-30秒) > 編碼 > 輸出 > 長期記憶)
學習環境會影響(選擇)注意力
選項越多,干擾越多。環境決定選擇注意力要選擇的項目有哪些,項目越多,越得花費心力過濾。就好像有天你待在書桌前看書,鄰居在拉小提琴,時不時傳來一些聲音,同時,手機突然震動了一下,原來是Line群組有訊息,這些都是分心干擾源,本來正在處理書本上知識的大腦,要突然花費工作記憶(working memory)過濾額外的背景雜訊,常常有這種經驗,本來書看得好好的,突然被眼前的某個畫面分了神,或者看書看很久,還停在同一頁,就是自己的注意力被綁架了卻不自知。人不擅長多工,一旦分心,再拉回原本任務上,都需要再進行轉換。學生所處的學習環境,如果干擾源很多,會讓人認知負荷(cognitive load)變高(註一),如果同時正在學習的材料中,有許多不認識/不熟悉的概念,這會讓他很難跟自己舊有的知識系統進行關聯,則很可能讓認知負荷超載(cogitive overload)。
學習不熟悉的事物,花費越多認知負荷。想想看這個情況:你從未學習過五線譜,在一個很吵雜的空間,讀著一本樂譜,相信不管讀再久,都不太可能有機會明白樂譜內的訊息。這也是當認知負荷過載時,即使待坐在書桌前猛學習都沒有用,因為問題出在輸入端,注意力被綁架,無法專注在教材上,加上教材上的概念艱澀難懂,無法與先前已知的知識關聯,當輸入端這邊出錯,更不用說要走到後面的輸出端了。所以學習的環境很十分重要,教材的選擇也十分重要。
從感官記憶中,提取出與學習材料中有相關的部分(如讀書,視覺輸入書本上的文字,或練習彈鋼琴,耳朵輸入琴聲)。用上述第一個例子來講,同時接收課本上的資訊與手機上的簡訊,耳朵聽見隔壁的小提琴聲,但其實與學習有關的部分只有課本,所以此時應將選擇注意力放在課本上,這也是為何需要提供一個無太多干擾的學習環境。
真正理解所學習的教材,才能成功編碼。選擇注意力的下一步是讓所吸收的資訊進到短期記憶,並將它們轉化為長期記憶,最好的方式就是要”了解”並且可以”合理化/推理”出這些新知識,從長期記憶中,找出可用的知識,進行對新的知識點開始編碼。簡單的來講,就是把困難的知識點,用腦中已經有的知識結構重新理解一次,並產生新的理解。很像是跟小朋友解釋一些抽象的概念一樣。
一個好的老師要怎麼安排課程?
- 課程有效的和學生的舊知識點連結,要先知道學生已經會了哪些,信仰哪些(了解學生)然後查明,啟發,並且把新知識連結在這些既有的知識上。 跟既有的知識結合,最好的教學方式,就是從內到外。有正確的舊有知識,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的更快,更牢記,所以知道學生已經會了哪些東西,然後用他們已經知道的東西去解釋新的知識,可以更快幫助學生了解新知識。
- 掌握複習頻率與主動學習,被動學習情況下,輸入的知識,如果沒有適當的了解與複習,很可能在最後都會遺失,比方說看書就默默的看過去,突然的問起書中所提到的一些觀點,卻會突然想不起來剛剛到底看了哪些東西,啞口無言,這就是沒有主動學習的關係,要抱著一個目的還有動機來學習,或者心中抱持著一個疑問去吸收知識,甚至在理解知識後,用自己的話說出重點,學習時,試圖反省作者主要想傳遞的觀點是什麼?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?為何會推理出這些結論。並且認真地使用舊有的知識進行連結。
怎樣才能學得好?
- 連結既有知識,將新知識用舊知識點想辦法連接成有意義的,主動思考與學習(整堂課一直強調這個重點)
- 善用學習目的與操作情境,這知識將會用在未來的哪裡?在真實世界的哪種情況會需要擷取這樣的新知識點。知道目的後,能夠在之後相似的情況下,形成提取線索。比方說在學習前,先表明這個知識對於以後在哪種情況下會有幫助。則之後再該種情況發生時,這個知識點較容易被提取出來。若知道目的和意義,對於提取知識會較為簡單,比方說在學習三角函數時,如果能讓學生知道三角函數將會用在建築或工程中的搭建計算,則學習效果會十分好,且之後只要看到跟建築工程相關的計算,也會聯想回三角函數。
怎樣才能回憶起所學的事物:線索提取與自由提取
當被詢問時,或從腦中回想起某個知識點時,運用到的提取(想起來)方式共有以下兩種:- 線索提取(cue recal),該知識點有標準答案,像是美國有幾洲,或者台灣總統是誰?這種現實世界中的真實答案的回想。這種提取可能是透過視覺上的一些暗示,或者言語文字上的線索來想起這些答案。
- 自由提取(Free retrieval) ,指的是更難,更抽象的提取,像是說你覺得這本書的主要論點是什麼?或對書上的論點產生主觀的想法。這種提取方式很像open book的用法。因為得總結/推理出自己的想法與答案,這之中會發生更多的次提取,組織等,這種提取需要反饋與檢討,知道自己是否提取出正確的資訊,因為需要頻繁的次提取,反而會讓學習更深刻。
思考需要時間
頻繁的消化與回想是對於將知識點鞏固為長期記憶是有效的。學習策略
- 間隔吸收知識,持續的吸收或被填塞新知識也會導致認知負荷過重,最好將知識拆分為小塊,並頻繁的進行吸收。如果期末考要考10章,最好是將10章的學習時間拉長,而不是擠在期末考前一天一次讀10章,後者的做法肯定會讓人考完就完全忘光光。
- 試圖讓學生表達自己所學的知識,比方說,念完一個段落,把課本蓋起來,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闡述剛剛作者的觀點。我自己現在也會盡量做這個練習,記得Captain fantastic電影中,其爸爸的教育方式也是如此。
註:認知負荷(cognitive load): 任一時間在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上的所有心智活動,用心算比喻的話,就是當時在腦中演練的所有計算所需的活動,要讓人全灌注在操作心智活動上,需要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。認知負荷過載就沒辦法再去想別的事情,這也是稀缺那本講的隧道視野,窮人心裡一直被”窮"給佔據住,沒辦法再思考其他更有機會改變現狀的任何可能性。這也是為何每天光要決定晚餐要吃什麼,會令人如此費力的原因,因為究竟是選擇牛排或乾麵,就有為眾數百組因素在腦中同時被運算分析著並影響決策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